俗语:立秋分三候,三候是什么?说的有何道理

俗语:立秋分三候,三候是什么?说的有何道理

俗语:立秋分三候,三候是什么?说的有何道理?

进入秋季后,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。在自然界中,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。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,并开始落叶,庄稼则开始成熟。

立秋分三候,三候分别指的是哪三候?“一候凉风至”,就是说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,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。“二候白露降”,是指秋雨过后会有清凉袭来,早晨开始出现雾气和露水。“三候寒蝉鸣”,是说寒蝉感受到凉意开始鸣叫,“哀叹”自己生命即将结束,也意味着秋天真的要来了;这是一种信号,一如布谷鸟之于夏天。三候即为十五天,正好一个节气的间隔,所以说要等到立秋过后的处暑节气,大部分地区才能真正开始凉快。

从整个立秋到立秋结束,时间长达两周的时间,分别为“凉风至,寒蝉鸣和蒙雾升降。”这整个过程,也被称作残暑,意味着立秋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,还有“秋老虎”的燥热在等待着人们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