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最近挣扎的阿里巴巴(二):决定成败的阿里云

谈谈最近挣扎的阿里巴巴(二):决定成败的阿里云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科技小贝林,(https://xueqiu.com/3022012048/337522085)

$阿里巴巴-W(09988)$ 阿里最近股价表现挣扎,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阿里云业绩不符合市场预期(或者说没有大超预期),市场出现了分歧,具体三大业务可以看我前面写的“谈谈最近挣扎的阿里巴巴(一)”。这篇文章主要想再谈谈再谈阿里云和AI。

国内互联网大厂AI综合实力第一梯队(或者是未来可能的第一梯队)就三家:字节、腾讯和阿里(不好意思,百度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)。这三家玩的其实是不一样的模式。1. 字节:代表产品是豆包。字节可以说是这里面最全面的,既有自身牛逼的大模型,又有TOP级别的C端AI应用豆包,还有视频创作的即梦、AI智能体扣子、AI编程工程TARE,妥妥的要复刻短视频时代APP工厂的神迹(AI应用工厂),真的很不错。2. 腾讯:代表产品是混元和ima(deepseek版本哦,混元版不算)。三家里面腾讯自有的混元大模型应该是最垃圾的,但这并不影响腾讯成为AI第一梯队玩家(即使现在不是未来也会是)。腾讯的玩法其实也是明牌的了,什么大模型不重要,是不是自己的也不重要,能化为己用持续掌握流量入口就可以了,腾讯依托强大的社交生态就容易变现。腾讯把元宝把ima流量做起来,腾讯云还可以吃自家流量呢。还有别忘了,微信公众号拥有非常多高质量的文章(这里不得不佩服张小龙建立的强大的微信生态),AI三大要素的数据要素在AI应用迸发的时候,一定会成为致胜法宝,腾讯在C端AI应用可能会向他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后来居上的王者。3. 阿里:代表产品是阿里云和千问。这里面阿里是最特别的,他并没有国内第一梯队的C端AI应用(通义APP算不上一梯队,夸克可能还更好),但他有可以媲美deepseek且支持更丰富场景的千问系列模型,还有国内最为强大的AI云底座阿里云。为什么千问系列要开源,要做到这么多系列支持多模态、长文本、大小参数等场景,他就是想通过AI云底座和开源的多系列的千问支持积极探索AI应用的各行各业,他打造的是一个B端面向企业的AI生态,模型开源但他是靠卖算力赚钱的。所以阿里玩的还是他擅长的玩法,他是要做企业主生意的。

总的来说,三家大厂现在的AI投入很大,动作很多,产品也层出不穷,但是不难发现他们在AI领域擅长的还是他们原来擅长的东西:字节依托大小中台做APP工厂;腾讯“博采众长”“兼容并蓄”依托强大社交和产品力实现后来居上;阿里则是继续做企业主的生意,搭好基础设施与产业赋能,做企业级AI解决方案。

竞争关系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一样,字节和腾讯打的是C端流量入口和用户时长(现在AI的战场应该是豆包和元宝),腾讯和阿里打的就是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(现在AI的战场就是阿里云和腾讯云了),字节和阿里有正面交锋的始终是电商领域。

AI必将迎来一波Agent大爆发,各行各业AI应用渗透越来越高,行业AI探索空前积极,所以对于现在的阿里,淘天是基本盘不能崩(目前看起来也逐步改善了不会崩),但阿里云“产业AI+云底座”才是决定当下股价走势的关键因素,现在通过“阿里云+千问”逐渐打造企业AI生态的道路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,方向一定不能再走偏了,业绩爆发指日可待。

如果你也认可阿里云现有的模式,当下是一个很好的时机,耐心持有,静待花开。